這里所說的殘余應力也稱為宏觀應力。殘余應力存在于宏觀的尺度上,它與微觀應力相對應。20世紀初,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X射線來測定晶體的應力。后來日本成功設計出的X射線應力測定儀,對于殘余應力測試技術的發展作了巨大貢獻。1961年德國的E.Mchearauch提出了X射線應力測定的sin2ψ法,使應力測定的實際應用向前推進了一大步。X射線衍射法是一種無損性的測試方法,因此,對于測試脆性和不透明材料的殘余應力是zui常用的方法。它利用X射線為入射束,以晶面間距作為殘余應變的度量。其基本原理是,當試樣中存在殘余應力時,晶面間距將發生變化,發生布拉格衍射時,產生的衍射峰也將隨之移動,而且移動距離的大小與應力大小相關。根據X射線宏觀殘余應力測試原理,用波長λ的X射線,先后數次以不同的人射角照射到試樣上,測出相應的衍射角2θ,求出ψ對sin2ψ的斜率M,便可算出應力σ。在使用衍射儀測量應力時,試樣與探測器θ一2θ關系聯動,屬于固定ψ法。通常ψ=0°、15°、30°、45°測量數次,然后作2θ一sin2ψ的關系直線,zui后按應力表達σ=K·Δ2θ/Δsin2ψ= K·M求出應力值。
當ψ=0時,與常規使用衍射儀的方法一樣,將探測器放在理論算出的衍射角2θ處,此時入射線及衍射線相對于樣品表面法線呈對稱放射配置。然后使試樣與探測器按θ一2θ聯動。在2θ處附近掃描得出的HKL衍射線的圖譜。
當ψ≠0時,將衍射儀測角臺的θ一2θ聯動分開。使樣品順時針轉過一個規定的ψ角后,使探測器仍處于0。然后聯上θ一2θ聯動裝置在2θ處附近進行掃描,得出同一條HKL衍射線的圖譜。
1 測量數據
測量數據時,可以分開測量也可以用一個文件來保存多次測量。前者是用不同的文件來保存各次的測量數據,每個文件對應一個ψ角的測量結果。后者是在設置條件時使用一個文件,多個測量條件的方法,使不同ψ角的測量數據放在一個文件中(Jade6.0以上版本適用)。
2 讀入文件
如果是使用分開保存的方法,應同時讀入各個文件,如果是一個文件,讀入文件時,幾次測量的衍射線同時顯示在窗口中。
3 進入計算
選擇菜單“Options-Calculate Stress"命令,彈出如下的對話框
4 輸入ψ角
在Psi-Angle下面的各行單擊,稍等一會,就出現一個輸入框,在每行都輸入相應的ψ角。
5 曲線擬合
單擊“Fit One"或“Fit All"就可以擬合曲線單條曲線或擬合所有的衍射線。
6 參數設置
(1)拋物線擬合
拋物線擬合方法(Parabolic Fit)是一個選擇框,如果你選擇了該項,Jade以拋物線方法來確定峰位,拋物線擬合的數據點數你要給定。 當衍射峰寬化嚴重而且沒落于背底的情況下,拋物線擬合方法是較好的選擇。
如果沒有選擇拋物線擬合,Jade就按數據點來擬合曲線。
(2)選擇正確的峰
在掃描范圍內如果只有一個單峰,你單擊“Fit All"按鈕就能擬合全部的測量數據,但是,如果在掃描范圍內有多個峰存在,你就要用光標來確定選擇哪個峰作為計算應力的峰。你也可以在擬合列表中用zui小二乘法排除不需要的峰。
(3)三軸應力
三軸應力用zui小二乘法按公式來計算應力。
20)sin(*%)(ψBAddd+=?
式中d0是ψ角=0時的峰位,如果測量三軸殘余應力,應使d0值相等,而不是使用各個方向都不相同的測量值。你可以在“d0"前的選擇項中選中,并輸入一個d0值。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與測量數據的可靠度有很大的關系。
(4)誤差
誤差的大小可以參考EDS數據。
(5)雙軸應力
應選擇公式XBY*=來計算。其中EStressBν+=1*,ν是樣品的泊松比,E是樣品的楊氏彈性模量。因此,圖中的直線斜率為正是,表示拉應力(tensile stress)存在,斜率為負時,表示壓應力(compressive stress)存在。
(6)LPA修正
如果選擇測量的衍射峰的衍射角非常高,而且峰形非常漫散,會因為洛侖茲-偏振和吸收效應(LPA)而引起峰的偏斜,這時,需要對數據進行“洛侖茲-偏振-吸收"效應修正。
修正公式為:
θθψθ22sin)tantan1)(2cos1(?=LPA
在對話框中,單擊“LPA"按鈕,在其左上角顯示一個“*"符號,表示使用了LPA修正,LPA修正應在擬合之前使用。
7 結果的打印、復制和保存
Print——打印結果。
Ctrl+Print——打印結果同時打印擬合圖
Copy——擬合圖發送到剪貼板
Copy(右擊)——擬合數據列表發送到剪貼板
Save——以圖形文件(*.wmf) 格式保存結果圖像
Save(右擊)——以文本文件(*.ksi)格式保存結果
8 附:常見物相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材料 | 彈性模量 | 泊松比 | 衍射儀參考衍射面 | |||
鐵素體,馬氏體 | 21-22 | 0.28-0.3 | ||||
奧氏體 | 19.6 | 0.28 | ||||
Al及鋁合金 | 7.03 | 0.345 | ||||
銅 | 12.98 | 0.364 | ||||
銅-鎳合金 | 13.25 | 0.333 | ||||
WC | 53.44 | 0.22 | ||||
Ti | 11.57 | 0.321 | ||||
Ni | 21.2, 19.9-22.0 | 0.31,0.3-0.32 | ||||
Ag | 8.27 | 0.367 | ||||
剛玉 | 40.888 | 0.233 |